今年底 海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153公里

发布会现场。南海网记者 苏靓 摄
南海网、南海网客户端海口9月26日消息(南海网记者 苏靓)9月26日上午,海南举行“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八场),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东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、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1年来,海南省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。
林东介绍,70年前,海南交通闭塞,基础设施落后。无论是货物还是人员,进出岛只能依靠木船,当时的秀英港,只能停靠500吨以下船只。岛内道路通行能力严重不足,建省前没有一条高速公路,无论从南到北,还是从东到西,班线车都要跑一整天。90%以上的道路是砂土路,“晴天出门一身土,雨天出门一身泥”是常态。此前,海南只有大英山一个机场,进出航班只有4条,坐飞机需要单位开证明。如今,海南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立体网络取得了显著成绩,海南与内地乃至世界各地实现互联互通,天堑变通途。
全岛“一纵三横四环”互联互通交通主干网正在形成
环岛高速、海文高速、中线高速、文琼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,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。万洋、儋白、山海、文临等高速公路先后开工建设,县县通高速目标即将实现,“田”字型高速公路正向“丰”字型高速公路网拓展升级,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53公里。
今年3月,海南建成国内抗震、抗风系数最高的海文大桥。此外,洋浦大桥、清澜大桥、博鳌通道等一批重大桥隧的建成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。全岛将实现2小时交通圈,交通更加安全舒适便捷。
截至2018年底,全省通车总里程35023公里,国道2288公里,省道1519公里,县道2851公里,乡道6526公里,村道21838公里,二级以上公路3229公里,公路网密度103.3公里/百平方公里,位列全国第14名,海南公路从无到有向好转变,从疏到密织成网,公路进村入组、四通八达,全岛“一纵三横四环”互联互通交通主干网正在形成。
海南已形成“四方五港多港点”发展格局
截至2018年底,全省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148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4个;2018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8286万吨,全省集装箱吞吐量为240万TEU;已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9条、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33条,港口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,成功促成中远海运进驻海南,推动港口资源整合,目前已完成重组工作。
洋浦作为区域国际陆海新通道集装箱枢纽港正稳步推进,海南港航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。琼州海峡客滚运输通道安全有序,装船配载时间压缩至一个半小时内,服务质量逐年提高。邮轮游艇产业蓄意待发,为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发挥积极作用。
海口美兰、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先后突破2000万人次
目前,全省建成海口美兰国际机场、三亚凤凰国际机场、琼海博鳌机场和三沙永兴机场4个机场。海口美兰、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先后突破2000万人次,海南成为继上海、广东之后全国第三个拥有“双两千万级”机场的省份。
2018年,全省航班起降29.04万架次,同比增长4.1%,旅客吞吐量4477.2万人次,同比增长5.7%,共执飞境内外航线501条,基本实现“四小时八小时飞行经济圈”,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。
全省客运班车线路覆盖18个市县
目前,海南省18个市县都有二级以上客运站和县级货运场,实施农村通客运战略。目前,全省客运班车日均发送班车5500班次,线路覆盖全省18个市县和省外11个省市,海南从省城到市县到乡村已四通八达,出行更加安全舒适便捷。海南实施琼州海峡绿色通道减免和节假日通行附加费退费政策以来,分别减免退费14亿元和0.93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