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休闲时间>艺术书画

从“国娃”到“中国牛”

2014-03-30 16:53:39来源:本站点击:29


关玉良素描像


关玉良用“中国牛”来表现中华民族精神
 

陶瓷雕塑 《国娃》
 

《云中的人与狗》
 

《这里的传说》
 

《同游》
 

《山鬼图》
 

关玉良笔下的牛像一个悲壮的斗士

  由海南省美术家协会、中信银行海口分行主办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艺术交流委员会、北京红人空间承办的著名艺术家关玉良“2014中国牛”当代艺术展,3月29日将在省博物馆开幕。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关玉良先生新作70余幅。

  展览前夕,文化周刊记者对关玉良进行了独家专访。从2008年的雕塑“中国娃”到2014年的“中国牛”,关玉良以艺术家独有的敏锐和视角,关注着社会发展进程,并以其风格鲜明的个性创作,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,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实践,表达了对当代中国艺术国际化的追求和思考。

 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,认识关玉良可能首先是从认识他的一群“孩子”开始的。

  2008年北京奥运会,一组造型各异、憨态可掬,有着健硕身体和自由生命力,带着浓郁中国风情的陶瓷娃娃吸引了众人的眼光。这是艺术家关玉良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一组陶艺雕塑作品,名叫“国娃”。这群充满活力的“国娃”都因其与奥运不寻常的关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备受关注,抢尽风头。

  3月29日—4月5日,艺术家关玉良又将携着他的七十余幅《2014中国牛》系列新作来到海南,向人们展示当代艺术的非凡魅力,向人们勾勒当代艺术的民族之魂。

“国娃”回归生命真谛

艺术首先是民族的

  文化周刊:您创作的“国娃”系列作品,孕育着丰富的内涵和势不可挡的艺术生命力,作为世界唯一器型,中国唯一的陶瓷娃娃,“国娃”登上奥运舞台,为奥运添彩。您认为当年举办的《喜迎奥运,祝福残奥——关玉良奥运艺术作品巡回展》,对于艺术界同行有何启示?

  关玉良:“国娃”能登上世界舞台首先源于中国百年来申奥成功的基础,这个基础是民族大基础,如果没有这个大基础也不会产生“国娃”系列。创作“国娃”时,我想的就是国家的崛起、人类的崛起。崛起首先是从生命开始,“生命”的真谛是什么?是不断地生长,生长靠的是什么?是无限的能量。所以“国娃”要回归到最原始的生命的真谛,他要表现娃娃、民族的一种能量、力量还有健康。

  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的历史性事件。作为艺术家,首先要有民族的责任感,进而选择一种方式来推动全民族的文化。对艺术家同行的启示,我觉得可能会让更多人体会到:艺术是民族的、世界的。

艺术要关注当下

敢于突破创造

  文化周刊:艺术大家的表现力总是非凡、出人意表,您的国画创造力来自于中年变法,内驱力是什么?艺术家的笔墨如何与时代同步?

  关玉良:完整的艺术能力和素质以及非凡的气度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,我们称这个人为艺术大家。

  首先,艺术是上层建筑,艺术家是保有宗教精神和哲学思维的精英,他们是洞察世界、洞察自然的敏感群体。因此这个群体要有修为,一个没有修为的群体来做艺术,这是我从来不认可的。

  其次,艺术家要关注当下。关注当下才能产生当下的艺术,这种驱动力是与时代同步的。现在已不是五六十年代,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东方人的时代。东方人的时代,是伴随当下经济崛起、国力崛起的同时,有着不断地关注与不断地变化。笔墨必须与时代同步,两者不可分离。我所不能接受的是当下的一些跟风和市场,导致我们的笔墨没有变化,也没有创新,只是一味地复制copy。我们缺少的是突破性的东西,比如:进取心、创造力。我们提倡大国梦,而大国梦的根本就是民族要有一个共同的能量,就是创造。没有创造精神,就找不到新的笔墨,更不可能与时代同步。

“中国牛”释放正能量

用当代笔墨刻画民族之魂

  文化周刊:在您创作的《2014中国牛》系列作品中,缘何选取牛这一题材?您心目中的牛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?您想通过这一题材,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思想?

  关玉良:在《2014中国牛》系列作品中,牛是一种象征。我们都知道,其实中国人始终有着如牛一样的崇高精神,默默无闻地耕耘,朴实厚道的性格,这是东方人的性格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年年对牛的认知不断加深,我觉得牛身上还有一种力量,就是那种原始的生命能量,我希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。当然也代表我本人的精神。

  创作中,我所刻画的牛并没有按照中国传统写实的手法,而是注入了很强的主观意志,用当代人的笔墨和灵魂表现出来。我对牛的表述是对人性的一种解读,是对社会的一种解读,也是对民族的一种解读。在我的《2014中国牛》系列作品中,画的牛基本以公牛为主,它释放出代表民族力量的雄性能量,象征着中国的蒸蒸日上,象征着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若干年的低潮后的重新辉煌:中国站在了二十一世纪东方领导的位置,这个位置是由一头头雄性的牛释放出的能量来承担与捍卫。我希望观众在看到中国牛以后,心中都能产生一种震动,生发一种希望,能迸发一种向上的正能量。

灵魂倾注海南岛

释放文化正能量

  文化周刊:请问您对海南热带风貌、自然风景这种完美独特的大自然介质所给画家带来的题材、养分,有什么样的看法?您不少时间住在三亚,请问对于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、尤其是书画事业的发展有何建言?

  关玉良:我认为海南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人间天堂。它舒适的气候、优美的地理环境和朴素的人文气质,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特质。这么好的环境,会很自然地触动人的灵魂和心性想要去表述。

  虽然我没有生在这个岛上,但已经在三亚度过了七八个春节,也算是半个三亚人了。我内心的感悟是:要调整三亚居民的内在修养,尊重大自然,同时打造一个精英团队,以诉诸灵魂的项目倾注海南岛,建立文化基地,通过策划几个核心的项目来释放文化的正能量,把能量传染到每个家庭、每个百姓的心里,去提高他们的素质,去影响他们的认知,让每一个踏足过这片土地的人都能热爱这个岛屿。

冲锋!气吞万里如虎——读关玉良笔下的牛

“气吞万里如虎”

    玉良笔下的牛必是“斗牛”无疑!

  或奔突,或冲撞,或搏杀;或蓄势待发,或兀然竖立,或昂首悲鸣,玉良的牛都是精力饱满充盈、如醉似狂、咆哮亢奋、激动暴怒,正像斗士怒吼挥拳之际,正像战士冲锋陷阵之时;正是“鼙鼓动地来”,正是“扬眉剑出鞘”!那架势真如黑云压城城欲摧、气吞万里如虎!

  看关玉良的牛,会给人一种豪气和霸气。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?”“赌胜马蹄下,由来轻七尺。”这就是尼采推崇的“超人”哲学,超越自身、超越弱者,充分表现自己、主宰平庸之辈,有勇气面对世上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,超越卑微琐碎软弱无力,做一个勇敢丰富而伟大的人!

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

  “悲壮!太悲壮了!”读着玉良画的倒下去的牛,泪水渐渐潮湿了眼眶。以头颅朝下、摔倒(也许是被击倒、或者是被设陷坑杀)的牛入画是我所仅见。“五岳崩摧玉山倒”,庞然大物倒下去时是何等悲壮——尘土飞扬、大地颤动,看鲜血慢慢将黄沙染得殷红……是什么使一个英雄猝然倒下?是沙场坎坷、还是被命运的长剑刺穿了心脏?

  斗牛的使命就是“斗”,“斗”是他的灵魂,而最终让利刃刺穿心脏、在看客的欢呼中喋血沙场则是他无法逃脱的宿命,由此,牛完成了一个悲壮的、诗意的轮回。关玉良画斗牛,但斗牛士决不出现在画面,也不见刀光剑影和抖动的红布,但却更让人感觉到命运的不测,无踪无迹,却又无处不在、如影随形。人能逃脱命运吗?

“敢有歌吟动地哀”

  看着斗牛鲜血流尽、圆睁着双眸被拖出斗牛场,我又想起一位斗牛式的明末悲剧人物袁崇焕。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,他轰轰烈烈地战斗了,但每一场战斗,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——在不明真相的民众的唾沫和掷物中押送刑场被冤杀,而且是千刀万剐!——剧烈的凄怆之感刺人心肺。

  现代人、都市人包括艺术家本人,都面临着存在与自身的两难困境,面临着物质诱惑与精神追求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,由此造成了精神的痛苦和存在的悲剧。野性、执拗、冲动、狂暴、凶悍、如醉似狂的牛,正是保留着原始生命本能冲动的象征,正是非理性的酒神精神,是一种生命的勃发,象征着不甘沉沦的人类的灵魂。

“今为羌笛出塞声,使我三军泪如雨”

  关玉良画牛冲破了传统水墨画冲淡蕴藉、中庸平和的审美趣味,注入了现代精神。如果说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意境淡雅的田园诗,那么,关玉良的水墨画则是悲怆苍凉的边塞诗。

  玉良画的牛酣畅淋漓,线条苍劲老辣,深得中国笔墨真谛,尤其是牛角和牛尾,皆以一笔勾勒,如锥划沙,如万岁枯藤,一气呵成,没有书法行草真功,绝难完成。牛的造型写意而夸张,身躯雄伟健壮,充满了雄性的张力和侵略性;而相对的牛的四肢却细小,强烈的对比,让人联想到“英雄气短”——纵有万丈豪情,往往却是时不我予、寸步难行,无奈“揾英雄泪”。

名家评论关玉良

  刘勃舒:关玉良能画出好作品,是因为他对事物、对生活有很强的表现欲,全身心地冲动,从而达到绘画性,得到广泛的认同、推崇。

  邵大箴:关玉良把艺术的两种路线加以调和、整合,并将自己身上特有的浪漫和激情融合其中,造就了他现在的艺术作风。

  刘骁纯:关玉良艺术中的乡土越来越多意,风格越来越悲怆、神秘、宏大、冷峻、怪异、强悍、狞厉、粗野、豪放、充满矛盾。

  刘国松:其作品传达生命力量的同时,也表达了生命在矛盾中的无奈,深切地反射出作者对人类的自虐,社会的无序,道德的沦丧提出严肃的抗议。

  程大利:苍凉和悲剧意识可以构成一种博大的人文精神。玉良身上有这样一种精神。

  吕品田:他从事艺术创作多容易沉入激情状态,而且那份激情往往以强烈的爆发形式呈现出来。以人格气质和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夺得不俗的艺术品格。

  皮道坚:关玉良的艺术同时具备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,即:与时代同步的强烈饱满的精神性表达、艺术语言的督导和精到,以及本土的、民间的艺术文化资源的巧妙转换利用。

  王镛:他的大多数艺术作品本身给我的最强烈的感受,就是一种苦涩感、悲怆感,就是一种悲怆的诗情。

  刘大为:在作品中为人兽鬼神创造性地点上红、黄、绿或者是蓝色的眼睛,是关玉良墨彩作品中的点睛之笔。这是作品灵性的体现,更是艺术家对生活、对人性、对人类、对社会的理解。

  贾方舟:他的灵感不只是面对宣纸、画布时才会产生,一团泥巴、一块石头、一件废弃物,都有可能给他带来创造的冲动。

谁是关玉良?

  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。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国家一级画家,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,这是通俗的定义。

  他的艺术创作领域广泛,自成一格,其雕塑、陶艺、重彩、水墨等艺术作品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;曾获建国五十年文学艺术一等奖、法国蒙特罗市艺术奖章等十多项国内外艺术成就大奖;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30余次艺术展;出版个人艺术专著和作品集20多部,这是艺术圈的定义。

  他是一位具有爱心的人,近几年来,他先后向国内外慈善组织捐赠数件艺术作品,为儿童、助残等公益事业筹集善款超千万,这是爱心的定义。

  他是一位世界“新艺术”的探索者和苦行僧;他是一位行踪神秘、性格古怪的艺术狂人;他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,这是有关内心的定义。

  关玉良,国家一级美术师,满族,黑龙江人,1957年生,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,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,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,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家。在国际上成功举办个人画展30余次,团体展50次之多。多次获国内外大奖,走遍30多个国家,讲学、交流,为传播民族文化尽心尽力。(胡斯 记者 侯赛)

 

上一篇:东方“三月三”将展演千人织黎锦
下一篇:揭慈禧生前最后一幅油画像:非写实 更年轻



点击排行



关于我们|人才招聘|网站声明|广告联系|联系我们

地址:海口市龙昆南路43号吉佳居408 电话:0898-66717707 手机:13876184121 Email:13876184121@163.com 联系人:符先生
Copyright©2008-2009 hn88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琼ICP备16001093号-1 技术支持:海南建站中心
温馨提示:本站网站部分图片及文字转载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采用信息,请核实相关法律手续,如有纠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与本网站无关。